有这么一位患者,称患糖尿病有20年、近期血糖能控制到餐前7左右、餐后正常、一个月前发生脚趾溃烂,后期就变黑、现在右脚浮肿、脚落地有针刺感。
大家注意一下,这位患者是近期的血糖值控制的比较稳定,如果患者在这之前血糖控制不是太好的话,那么患者的末梢神经就已经受到了损伤, 糖尿病的病人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,尤其是脚趾。因脚趾在离人体心脏的最远端。
还有就是患者的糖尿病史已经有20年,在这20年里,血糖的控制不可能一直都是保持稳定的,如果中间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的话,那么患者的神经、血管就会受到影响,长时间就会出现一定的病变,每天的病变长期的积累,就会出现下肢血液循环的障碍。糖尿病可以导致四肢的微循环遭到破坏的,这个过程是很漫长和渐进的。
图 躺在治疗床上的这位糖尿病烂脚趾的患者,在出现脚趾溃烂之前,血糖值控制的也是良好的状态,但是之前有血糖波动、血压、血脂控制不良,最后也导致了脚趾出现溃烂的情况
在四肢微循环被破坏的情况下,四肢的血液循环就会慢慢受阻,就会导致缺血缺氧,然后坏死。神经病变到一定的程度,患者对下肢的感觉就会出现异常,比如发凉、发麻、刺痛的感觉,这些症状都是糖尿病足的前期预兆,也就说明患者的血管也已经出现了堵塞的情况,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,脚趾又在离人体心脏的最远端,故很容易出现缺血、缺水、缺氧出现溃烂的现象,即使是在这出现了溃烂之前一段时间,血糖控制的很稳定,也避免不了出现烂脚趾的现象,因为糖尿病的病程过长,期间血糖起伏不定,有时控制很好,有时过高,或者过低,那么时间长了,患者的末梢神经受到一定的伤害以后,就自然出现脚趾溃烂的情况了。
在此警惕所有的糖尿病患者,血糖控制很重要,不要忽高忽低,平时适量的运动,合理的饮食,糖尿病患者不光要对血糖值的控制,还要控制血压、血脂等,如果这些长时间的不稳定,波动大的话,也能给患者的神经、血管带来一定的伤害。